銀髮用藥三原則:你真的知道自己每天吃了什麼嗎?
- 文旅 巷弄
- 20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「這顆白色的是血壓藥,那顆粉紅色是睡前吃的…」
許多中高齡朋友每天按時吃藥,卻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、為什麼吃,甚至也不確定該不該繼續吃。尤其是外出旅遊或參加社區活動時,常常忘記帶藥、搞錯時間,更可能因環境變化導致漏服或重複服用。
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,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天服用超過5種藥物,所謂的「多重用藥(Polypharmacy)」問題日益嚴重。不當用藥不僅造成身體負擔,也容易出現藥物交互作用、副作用等潛在風險。
因此,為了幫助銀髮族活得健康、旅得安心,我們整理了銀髮用藥的三大原則,同時搭配實用的「健康旅行備藥指南」與「服藥提醒建議」,讓你在家或在路上都能照顧好自己的用藥安全。

原則一:
了解自己吃的是什麼藥、為什麼吃
你能說出自己每天服用藥物的名稱與作用嗎?若無法完全記得,建議至少做到以下三點:
● 建立個人藥物清單:記錄每一種藥的名稱、劑量、服用時間與用途。例如:「早上飯前吃的卡托普利,是降血壓用的」。
● 主動詢問醫師或藥師:每次就診時,主動帶上藥袋詢問「這藥還需要繼續吃嗎?」「會和其他藥衝突嗎?」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處方。
● 定期盤點藥品:家中藥品過多、放太久容易搞混或誤食。建議每月一次清理舊藥,過期即丟。
🌿 小提醒:如果覺得藥名太難記,可以請家人幫忙製作「藥物卡」或使用顏色標籤分類,加深印象。
原則二:
正確的時間與方式服藥
銀髮族的身體代謝速度下降,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可能拉長,正確的服藥時間與方式顯得更重要:
● 定時定量:依照醫囑,不自行增減劑量、不因「感覺好一點就停藥」。
● 配水吞服最安全:避免搭配牛奶、果汁、茶等飲品,避免藥效改變。
● 空腹 or 飯後?:務必釐清藥物服用時機。若不確定,可向藥師或衛教師詢問。
📌 許多銀髮族因記憶力下降,容易出現服藥遺漏。建議使用「七日分藥盒」、「手機鬧鐘提醒」,甚至LINE或App整合提醒機制,降低遺漏風險。
原則三:
出門旅行,備藥要「有計畫」
隨著健康意識提升,越來越多銀髮朋友選擇參加健康旅遊、鄉村小旅行,但一不小心就忘了帶藥、或是帶錯藥。出門前準備好用藥計畫,是安全出遊的必要條件。
旅行備藥清單建議:
● 依旅行天數準備每餐藥量,並額外備1–2日份,以備行程延誤。
● 攜帶原包裝藥袋或處方籤影本,避免臨時需要求診時無法辨識藥物。
● 隨身攜帶必要藥物,避免寄放行李後無法即時服用(如心臟病、糖尿病急用藥)。
旅途中服藥小工具:
● 可攜式七日分裝藥盒
● 手機App「用藥記錄」或LINE提醒小幫手
● 簡易「藥品小卡」放在皮夾中,載明緊急聯絡人與過敏藥物資訊
🌾 延伸應用:結合地方健康體驗
「戶鄉挺」未來也將與地方藥局、診所、旅宿合作,推動旅途中更友善的健康管理服務。像是:
● 農村民宿設有「銀髮友善用藥小角落」,提供飲水提醒、藥品冷藏空間與諮詢資源。
● 結合在地藥師進行「用藥安全講座」,讓長者在旅行中也能學習。
● 設計LINE@藥物提醒功能,出門在外也不怕忘記吃藥。
【結語】用藥管理,其實是自我照顧的開始
對銀髮族而言,正確用藥不只是避免風險,更是展現生活自主與健康意識的一環。懂得掌握用藥三原則——「了解藥物」、「正確服藥」、「有計畫地備藥」,就能讓日常生活更安心,也讓每一次旅行都更無憂。
與其讓藥物成為束縛,不如讓它成為支持你自在生活、走向鄉間的健康後盾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