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發前的活力儲備:50+族群怎麼吃才能有力走完全程?
- 文旅 巷弄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作者: 梁鎧麟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的新陳代謝減緩,肌肉量與骨質密度也會逐漸下降。對於計劃出門旅行的中高齡族群而言,行前的營養儲備與飲食調整,不只是為了旅程順利,更是避免途中體力透支的關鍵。首先,蛋白質攝取是核心。建議每餐至少攝取一份優質蛋白來源,例如魚、豆腐、蛋或雞胸肉,能幫助肌肉維持與修復。此外,足夠的蔬菜水果也有助於消化與免疫力,尤其旅途中容易因飲食改變而產生便秘或腸胃不適,膳食纖維的補充就顯得特別重要。
同時,也要注意水分的補給,特別是在長時間搭車、走動多的情境中,中高齡者較容易忽略喝水,導致脫水或血壓波動。建議準備隨身保溫杯,補充白開水或無糖茶飲。若旅程中安排的是農村體驗行程,建議在出發前一週開始進行飲食的「輕調整」,讓身體提前適應變化,例如減少油膩食物、避免加工品,進一步提升旅行時的舒適度與愉悅感。

為讀者提供一份簡單的行前營養表:
● 早餐:無糖豆漿(250ml,約110大卡)+全麥吐司1片(約120大卡)+水煮蛋1顆(約70大卡) → 合計:約300大卡。
● 午餐:五穀飯1碗(150g,約220大卡)+燙青菜1份(約50大卡)+清蒸鯛魚100g(約140大卡) → 合計:約410大卡。
● 晚餐建議:地瓜粥1碗(約180大卡)+炒青花菜1份(約60大卡)+豆腐半塊(約80大卡) → 合計:約320大卡。
● 點心選擇:1份水果(如香蕉或蘋果,約90大卡)或原味堅果(核桃或杏仁一小把,約120大卡)。
整體日攝取量維持在約1200~1500大卡,視活動量與個人身體狀況調整。透過這些實用又易執行的飲食建議,幫助銀髮朋友在旅行前累積滿滿能量,以健康、安心的狀態迎接每一段鄉村療癒之旅。
Comments